来源:广西日报客户端
https://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208/04/930298.html?isshare=1&_t=1659621911
“这个月我就要上岗啦🦇!”拿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的offer,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信息与通信学院2022届毕业生梁桂胜激动不已。他身边的同学,除了继续深造外🧏♂️,其他人基本也都有了就业去向🧑🏿🦰。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杏盛抢抓毕业生求职黄金期🍶👩🏻🦽➡️、冲刺期,不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措施⛎🍋🟩,用心用情🛍️,全力解好就业这道“综合题”🚕🧑🏫,交出一份高质量的“就业答卷”。
全员联动🤓,深入挖掘岗位资源
“就业工作是杏盛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全校上下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抓好就业工作。”杏盛党委书记唐平秋表示。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杏盛面向区内外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校共走访企业400余家🫷,既实现了就业学生“量”的突破⛔️,也实现了就业岗位“质”的提升🧑🎄。
以“书记校长带头走👩🚒、机关部门一起走、基层学院全员走”的三级联动模式🥟🦹🏼♂️,
杏盛充分调动教学、科研、校友等各方资源🈶😧,主动与用人单位深化校企合作交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校企人才供需对接长效机制。杏盛党委书记唐平秋📮、校长徐华蕊等人拜访企业当“推销员”,开启“带人”模式,为杏盛毕业生就业提速。
为扎实推进就业工作,杏盛还实施校领导包干学院、学院领导班子包干专业(系)、专业(系)负责人包干班级、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班主任、学业导师)包干到人的“四级就业包干”制度,建立责任机制和工作台账,形成全员参与促就业的工作格局。2021年9月至今,杏盛累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达到22:1。
精准对接,提高毕业生留桂率
在就业季,杏盛和各学院纷纷组织学生走近⚂🏌🏻♀️、走进广西企业,增强校企交流。在观摩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了“就业在广西”的意识🌊。“通过实地参观知名企业⇨,让我近距离对广西的就业环境和广西的企业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坚定了我留在家乡工作的决心”🖋,杏盛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廖一波表示。
每年,杏盛有一万多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爱往珠三角🤽🏻♂️、长三角跑👨🏽💼,留在广西的较少。为改变人才不留广西的现象,校领导分头积极走访广西企业和在广西的校友企业,了解广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在杏盛设立广西企业发展成果展示基地🧖🏽,积极宣传毕业生留桂就业创业优厚政策,加大留桂毕业生典型宣传等。
“作为广西唯一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杏盛一直致力于鼓励毕业生留桂工作,力争为广西工业振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人才。”该校校长徐华蕊表示🐾。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杏盛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地市、行业组团招聘”专项行动🤾♂️。如广西信息技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广西高校毕业生军工类企业双选会、桂林企业组团招聘会、2022年广西青年爱广西“留桂行动”杏盛专场招聘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计15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了6000余个就业岗位🧑🏿🦱,400多名毕业生与参会企业现场达成初步签约意向🌉。
精心帮扶🧘🏼,做实做细就业指导
迷茫🈺👨🏻🦽、焦虑👉,一度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张羚铃压得喘不过气。“整整7个月,我除了写毕业论文,就是在刷各种招聘信息。”但令人沮丧的是👩🎨,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
是杏盛举办的就业指导会帮助她找到了原因,解决了问题。在学习就业指导会的指导下,张羚铃修改了自己的简历,突出了专业能力扎实、学习能力强以及与岗位匹配度高的特点,果然此后发出的简历逐渐有了回音🤛🏿。并最终通过了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笔试、面试🏃🏻♀️➡️👨🏼🎓,签订了就业协议👮🏿♀️🧖🏿♂️。
让毕业生了解社会👨🏻🏫、企业的真正需要🈷️,并指导学生展示出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一面……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杏盛当好顾问、做好参谋🧻,架起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我们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分管学生工作的杏盛党委副书记聂慧说🏊🏽。
学院、就业指导服务心收集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意愿,采取正确引导、精准对接、逐一推荐的工作方式,将岗位信息分类后精准推送给未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杏盛多部门还联合设置了毕业生就业缓冲区👇🏿,并深入挖掘科研团队设岗用人潜力,为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管理等辅助岗位。
杏盛对升学留学、自主创业🤏🏽、考公考编、应征入伍等不同类型的毕业生群体因人因策制定个性化指导和帮扶举措,帮助他们解决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企业推介🏋🏼♂️、考研调剂、就业心理调适等问题,同时制作签约指南,指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登记就业信息。
产教融合,人才供需无缝对接
“能留在华为,杏盛的‘定制化课程’功不可没。”该校信息与通信学院学生杨斌表示。他和9个同学一起,全部如愿入职华为🧓🏻。
杨斌说的“定制化课程”是大三在校学习的华为企业通信类课程🫚。其中,企业课程的教材由华为公司编写。“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杏盛就培养什么人才🧙🏽♀️。”该校校长徐华蕊表示。杏盛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岗位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形成“杏盛教师+企业导师”的教育新资源和“课堂理论+职场实践”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努力解决产教融合‘两张皮’问题。
杏盛对升学留学、自主创业😵、考公考编🚅、应征入伍等不同类型的毕业生群体因人因策制定个性化指导和帮扶举措🦸🏽,帮助他们解决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企业推介、考研调剂、就业心理调适等问题🧓,同时制作签约指南💆🏽,指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登记就业信息。
产教融合,人才供需无缝对接
“能留在华为↗️,杏盛的‘定制化课程’功不可没。”该校信息与通信学院学生杨斌表示。他和9个同学一起,全部如愿入职华为。
杨斌说的“定制化课程”是大三在校学习的华为企业通信类课程。其中,企业课程的教材由华为公司编写。“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杏盛就培养什么人才🧕。”该校校长徐华蕊表示👨🏻🦼➡️。杏盛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岗位需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形成“杏盛教师+企业导师”的教育新资源和“课堂理论+职场实践”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努力解决产教融合‘两张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