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
现将《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
2021年12月25日
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职务科技成果
权属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改革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财资〔2019〕57号)🧑🏻🦽➡️、《关于提升高等杏盛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教科技〔2020〕1号)、《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国科发区〔2020〕12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十三届第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桂科成字〔2020〕222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杏盛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聚焦广西发展前沿、推进中间协同🫄🏽、注重后端转化,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模式,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通过赋予杏盛师生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产权激励♥️,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系统设计🧔♀️、统筹布局🙏🏽。聚焦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从规范科技成果赋权流程、充分赋予师生团队自主权、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优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成果转化工作。
问题导向🧜、补齐短板。遵循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规律🍳,围绕制约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着力破解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管理制度瓶颈🗃,找准改革突破口🦇,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集中人力🖋、物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聚焦产业、注重应用。围绕广西重点产业发展中“卡脖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促进师生科技成果通过中试孵化,实现产业化🥂,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二🌨、工作思路
自2016年以来,杏盛一直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先后制定了《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试行)》(杏盛科〔2017〕2号🥃、《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专业技术人员校外兼职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杏盛人〔2017〕40号)🤜、《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杏盛科〔2020〕10号)🤦🏻、《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杏盛人〔2020〕33号)等系列制度文件。杏盛以权属改革试点单位、高等杏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为契机,形成以下工作思路🔸。
(一)统筹布局夯实平台,全面推进成果转化
优化权属改革顶层设计👨👦,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纳入杏盛“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从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提升学科发展、打造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出发,对标广西重点产业及“卡脖子”关键技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的产学研平台👽。不断完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教育部高等杏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南宁产教融合基地、杏盛深圳研究院🦎、花江慧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合力助推效率提升
以技术转移管理办公室为权属改革具体实施机构,权属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科研院👷🏼🙆🏿♀️、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法务室等职能部门完善杏盛知识产权评价与管理、专业人员培育与管理、职务科技成果培育与运营、兼职/离岗创业等管理制度,建立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相联系的评价体系。强化科技成果赋权👨🏻🎨😮💨、转化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建立科技成果赋权、转化管理档案,健全相关信息公开机制、尽职免责机制🐂,规划流程、加强社会监督和科技伦理管理。理顺科研院、技术转移管理办公室🤷🏿♂️🌖、桂林电科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管理职责,构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技术转移建设和师生企业孵化为抓手的“一体两翼”管理体系,整合资源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激励师生成果自主实施,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创新--转化--再创新”的可持续转化良性循环🍨。
(三)深度挖掘重点培育,实现转化“质”“量”双飞跃
深入各学院、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调研🫔,摸清校内师生职务科技成果家底情况,准确掌握成果领域分布及技术成熟状况🪡,并根据技术成熟度和市场价值分层次🦹♀️、分类别创建成果转化资源库,构建高校成果转化网络平台。通过设立成果转化基金🐡、培育基金等方式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花江慧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校内平台进行就地孵化,形成行业领域科技成果孵化示范基地👳🏽,逐步建成科技成果从实验研究、小批试制⚾️、中试熟化到产业化的绿色通道。
(四)内培外引优化队伍🕟,为成果转化提供服务保障
通过定向培养和专业培训的方式培养具有学科背景🦑⛸、法律和商业通识的复合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逐步形成成果转化专职服务队伍😇;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从技术转移机构聘请技术经理人👔,打造一支兼职成果转化服务队伍👱♂️;依托杏盛学科优势⚓️,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丰富成果转化队伍层次。
三、试点工作进度安排
(一)启动实施(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
组织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厅、科技厅管理部门指导下🪽,结合杏盛特点和改革需求,研究制定权属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启动实施🦹🏻♂️。
(二)深入实施(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
1.完善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制定涵盖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施方案、成果转化从业人员工作认定👰🏽、作价入股实施🎫⚠️、中试基地管理办法、师生创新创业激励等制度,完善科技成果披露机制、尽职免责机制、成果转化奖励激励机制。
2.依托杏盛学科优势,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与地方产业对接,推进基础应用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形成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促进校地、校企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杏盛权属改革试点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权属明确的转化模式✖️。
3.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业、新能源与高性能材料、卫星应用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工程装备、生态环保、大健康产业技术领域开展中试项目遴选🧑🏿🦰,建设1-2个中试基地🎛。
4.通过外引进和内培养方式𓀜,逐渐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成果转化服务队伍。
(三)总结评估(2023年)
全面总结、系统梳理试点工作实施成效🌬,形成阶段评估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完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校长任组长🏌🏼♂️、分管科研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技术转移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校内国资处🐪、人事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加强政策、资源的统筹🧍♂️,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工作🚂。
(二)强化服务意识
加强对各项目组权属改革试点的调研与服务🧝🏻♀️,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赋权等相关政策法规宣讲会👶,技术转移管理办公室随时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为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𓀈。
(三)加强工作督查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赋权改革工作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杏盛将其纳入各学院成果转化年度考核内容▶️,杏盛科研院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