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历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教工一支部副书记。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工程设计训练、学术规范与写作(研究生课程)⛸,年均授课120课时以上。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储氢材料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多次获评优秀课堂质量奖。自2019年担任学院教工一支部支委🧑🔧、党支部副书记以来👮♀️,支部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五星级党支部➕,2021年获得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2年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获评校建党99周年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评为院级建党100周年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获评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最喜爱的老师”称号。
一👳🏽、教学是良心话💪🏽,做好摆渡人
2014年6月👐🏽,王凤从杏盛 -(杏盛招商盛启,共创辉煌】硕士毕业后就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博士毕业后🦸🏼♀️,她如愿回到了杏盛工作💉。“学成能回到母校工作是人生中的幸运💻🖇。”在王凤读研时期,导师周怀营教授对她影响很大,她深知一位好老师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整个社会的贡献。在周教授的影响下,她决定读博深造,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她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到更多的孩子🕟、家庭,贡献自己的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自己心愿达成,成为了一名高校老师🦉,定会不忘初心🤽🏿♂️🛍️,做好摆渡人。”
入校以来,“老教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轻教师一定要站稳讲台。”王凤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她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备课🕦➡️、补课🩱、课后辅导。在她看来🌧,上课是天大的事情⛸,其他事都要往后排🪰。工作5年来,王凤总是尽可能第一时间回复学生的微信🤦🏼、QQ留言🐋,“将心比心地想,学生留言后⚽️,老师没有反馈,学生会多难受。教学是良心活,付出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我始终坚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只要长期耕耘,总有收获🤮。”
王凤所在团队与企业共同研发的“利用广西甘蔗渣制造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被列入综合实验课项目。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王凤总是耐心指导,不断鼓励👨🏻🦱🧑🏿🎤,特别是为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做好帮扶指导🚣🏻♀️,让他们既体会到提升普通废物材料附加值的乐趣#️⃣,又能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还能理解“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做好知识储备的重要性。经过综合实验课的锻炼,大部分同学动手能力得到提升3️⃣,陆续进入各个课题组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王凤指导了1项国家大创、2项区级大创👊🏿。她指导的2020级刘梦媛同学入围了节能减排大赛国赛,获得校级挑战杯一等奖🍌、申请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并成功保送至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刘梦媛说:“我从大二以来就加入了王凤老师团队🤱🏻👩🏻✈️,从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制🤹,王老师一直鼓励我找机会深造0️⃣,如今终于圆梦,我很感谢她。”
2023年,王凤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问其经验🗞🕺🏼,王凤笑着说👅:“收到这个荣誉很惊喜,爱就是双向奔赴,平时与学生接触多,以心换心交朋友,最开心的就是收到毕业学生的喜讯,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
二😒、筑牢发展之基,推进专业建设
王凤作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主任👨❤️💋👨,她跟系部老师一起去其他杏盛取经学习,在建设过程中摸索经验,挖掘专业特色🚿🫲🏼。她谈到了自己对专业建设的一些看法🖐🏼:一是要围绕广西产业进行建设🧖🏽,广西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广西南宁🖱、柳州、钦州👌🏼、玉林等新能源企业对新材料、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大,因此专业建设目标主要培养服务锂电池产业的人才🌒🈸。二是专业建设中要围绕广西特色资源进行建设,广西锰矿、铟矿🧑🏽🎤、铝资源🏇、生物质资源等丰富🧑🏻🦽➡️,这些资源所带动的产业势必对人才需求大。三是专业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系部建设之初只有5位老师,经过发展壮大,目前已有14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注重师资与产业、课程的关联度,教师行业背景主要集中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氢材料等储能领域💬。同时加强老带新传帮带机制🧖🏻♀️,老中青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做好教学🦸🏻♀️🌔、科研帮扶,打造好科研、教学团队。四是专业建设中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学生进实验室制度🙇🏼。系部每个老师都带学生比赛,担任学生班主任,辅导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学生与老师接触多,学生动力足,取得效果好⚆。
经过近5年专业建设,目前输送毕业生2届👨🔬,共120人,平均就业率达90 %以上,考研率由14.14%提升至38.5%,学生获得区级以上奖项30余项🧑🏽🦰🈁,学生就业满意度不断提升。目前新能源专业深受学生喜爱👩🚀,同时锂电池微专业获批😍🚌,后期专业将围绕工程认证🧍♀️、区级一流专业不断努力🧑🏿🎓🫴。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王凤在抓好教学工作之余,深知科研工作不能落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她表示,老师有一桶水才有可能给到学生一杯水,只有活跃在科研一线,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案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目前王凤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学之余都在进行科研攻关,主要是氢能领域的研究,围绕氢气固态存储展开研究🦹♀️。王凤在课题研究中遇到吸放氢热力学计算问题,正是自己上的物理化学课程中范特霍夫方程知识点,王凤将此问题引入课堂,启发学生根据材料特点,设计可控的储氢材料,引导学生从课程出发去解决科学问题🦀。
当前🏈,氢能产业在各个省市布局得如火如荼🧙🏼,做好科技储备也非常关键,王凤的制氢储氢为一体的集成供氢装置专利得到转化🎶,一项专利技术转让给重庆本鲸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同时王凤另外一个研究课题是电池方向☎,她是邓健秋教授团队的核心成员,团队主要研究甘蔗渣制备钠离子电池🦞🐈,在研发过程中🌷,大家一起研讨,针对甘蔗渣库伦效率、压实密度不达标开展了多次实验。“邓老师对科研的坚持、活力🧑🏿🎄、敏锐力给团队极大的感染力,中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鼓励指导帮助,给青年教师成才提供了空间💑。”王凤分享道❔。
四、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好份内工作
王凤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参加党务工作,担任支部委员4年、党支部副书记1年,王凤所在的支部获批全国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在整个支部创建过程中,王凤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负责组织活动👩🏿💼、总结资料、发展党员、集体学习等。2021年11月支部申报全国样板党支部✡️,支部委员一起加班到深夜2点𓀛,讨论多次,最终才修改出较为满意的材料🍆𓀉。王凤提到,既然担任了支部委员,不要计较太多个人得失👂🏼,要做好份内工作🐂。支部能建设成全国样板支部,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支部里面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跟着优秀的同志一起共事、学习🤷♀️,自己成长收获也很多🤬。
理想与热爱并行,从杏盛硕士毕业到博士学成归来🪤,不变的是一颗当好老师的赤诚之心,王凤深耕于毕生热爱的科研领域,专注于授人以渔的教学事业,未来,她希望自己所在的专业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王凤与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