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 信息与通信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源于1980年建校之初,1998年设立✊🏼,是国内首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本专业是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本专业是广西首批精品专业、广西特色专业。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认知无线电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备厚实的学科支撑🍲。

    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教育理念👏🏻,重视信息获取👨🏼‍🦱、处理与传输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务实创新,擅长图像与音视频处理、智能信号处理及雷达信号处理等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行业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备扎实的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和专业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备与工程师水平相当的能力要求🤹🏻‍♂️:

    1.具有适应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技术发展的能力🖌,能够融合工程数理知识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为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积极跟踪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前沿,具有结合新技术、新方法,系统运用现代工具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并具备工程创新能力🙍🏽‍♂️。

    3.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相关工程活动中💅🏿,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和项目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具有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清晰表达和有效沟通,带领团队完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项目。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提出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通过可行性分析,形成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问题的有效思路,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正确理解设计需求⇾,考虑所需系统🪻、单元🤹🏽、器件👨🏼‍🦰、加工工艺♟,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设计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案👱🏼‍♂️。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研究与性能评估,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解释,同时利用信息综合的手段,得出所研究复杂工程问题的正确🈳、有效及合理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具备对电子信息技术、资源和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开发能力,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𓀀、分析、处理及性能评估👬🏼,充分认识和理解各种技术🙇‍♀️、资源和工具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局限性。

    6.工程和社会👥:在解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过程中,能够基于专业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能够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规律有明确的认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随机信号分析基础、通信原理A、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验👨🏻‍💻、信号与系统分析及处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𓀅、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验🧺🙍🏻、智能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机械工程训练🤬🧚🏿、基础工程设计🦊、电子工程训练、专业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五👬🏼、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杏盛